山东法院“十四五”时期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5.5万件 ,知识产权案件10.6万件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17 237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

10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委政法委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以高水平政法工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发布会上,就“‘十四五’期间,全省法院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这一问题,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新闻发言人王闯作出了详细回应。

王闯表示,“十四五”期间,全省法院坚持“1234”工作思路,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以高质量审判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严格公正司法,着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专项行动,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5.5万件。扎实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出台进一步加强风险隐患预警工作的10条规定,把风险隐患排查融入日常、做在经常。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1.4万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中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二是坚持紧扣中心大局,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实现了省市县全覆盖,凝聚各方共识、共解发展难题。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拖欠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任务,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以司法“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行为的惩治力度,持续擦亮“齐鲁青未了”环资品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0.6万件。深入实施涉外审判精品战略,出台以涉外审判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20条措施,服务保障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是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积极融入和服务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吸纳4814家调解组织和1.8万名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全力助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出台工作指引,选派840名审判诉服人员入驻县级综治中心,实现法院入驻全覆盖。发挥司法裁判规范、引领作用,举办精品案例讲评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责任编辑:崔可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