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闲不住的父亲

人间 10-17 1133

文|柳华东

奶奶曾跟我说过父亲小时候的一件事:

父亲9岁那年春天,爷爷同村里的青壮年组织担架队支援前线去了,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

这一天,眼看天都黑透了,在城里完小上学的父亲还没回来,奶奶急坏了,她怀里的孩子还吃奶呢,手里还牵着一个。她正大声骂着父亲,说他不知道体谅大人的难处,父亲从外边跑着回来了,满头大汗。

奶奶厉声责问道:这样黑灯瞎火的时候了,你又到哪里疯去了?不回来看着弟弟们,我连饭都做不了!

父亲扬起两只黑乎乎的手,说:娘,我打完烟茬子了!

奶奶看看他满脸的汗水污渍,眼泪差点掉下来。

原来,父亲听奶奶这几天唉声叹气地唠叨着烟田要打茬子,就决心放学后去打烟茬子,以免奶奶挂心。那个时候,地里的烟苗一天天疯长起来,再不打烟茬子,任其四处伸杈,就长不出好烟棵子了,可是爷爷不在家,奶奶是小脚,孩子们都还小,竟无人能上山干活。

奶奶说,那时候就感觉你爹是个做营生的命啊,因为他从小眼里就有营生,不会闲着。

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父亲今年八十多岁了,这些年里他几乎没闲着,即使如今腿脚不灵便了,也没有阻止他做营生。

前些日子回家,邻居大妈跟我说:你爹就是个闲不住啊!年轻的时候,白天在生产队干活,后半夜三四点钟就起来了,跑到留沟口子那儿,能割回一大担苫草!因为害怕有狼,你爹就带着俺家的狗一块去……

我问:苫草有用吗?

大妈说:自家苫房子用,也可以卖到生产队做草苫子。

父亲当年的故事,我没有亲见,可我记事后,倒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父亲的辛劳、父亲的闲不住。

父亲在生产队是副队长,每天清早都早早起来,带着大家一起进山劳动。我起床上学的时候,往往早不见了父亲的影子。后来,父亲供着我们三个读书,又没什么手艺,就硬着头皮去收破烂,这一收就是大半辈子。

父亲收破烂都是推着独轮车,车上绑着两个大大的扁筐。他走街串巷,走了多远?我们都说不清,可是,每年父亲都会穿破十几双黄帮胶鞋,而且都是磨穿了鞋底。

父亲收破烂可以挣到现钱,收入也不少,可是,家里的地不少,三个儿子读书,母亲一个人应付不了。为了不耽误多挣几个钱,父亲总是起早去锄地,往往3点钟左右就起来了,锄到天麻麻亮,再赶回来推着独轮车去收破烂。

而我们呢,每个周末都会从学校回来拿钱。这些钱,或交生活费,或买书本,或多或少,基本要带走父亲一周用汗水挣来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钞票。

我们弟兄三个都想省点钱,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我高中时曾经一个月不订菜,就吃母亲做的炒面酱,结果吃坏了胃,一见点儿油腥就恶心,这以后十多年不敢吃油炸食品,中年以后才慢慢好起来。当时父亲知道我没订菜后,坚决反对,嘱咐我们一定要吃饱了,才能长身体,才能读好书。

可是,父亲自己总是饥一顿饱一顿,常常就是一包饼干充饥,渴了就喝自来水,结果落下胃疼的毛病。记得有一回,父亲半夜胃疼,疼得呻吟不已。我们都想,父亲第二天一定该去瞧医生了。不料,第二天醒来,父亲早已不在家了,母亲说他又收破烂去了。

父亲在外收破烂时,午饭都不舍得买,可是,周末他总会买回几个西瓜,或者买点猪头肉,给回家的我们改善一下生活。

我初中毕业那年,没有按时去学校取通知书,父亲决心趁收破烂时去取。不巧第二天下大雨,父亲说:“这雨不会下一整天的,我走了。”

结果,这雨竟真下了一整天!父亲总也不回来,母亲就骂他:“这样的天气,谁还会卖破烂给他?难道没日子干活啦,这样拼命!”

天擦黑时,父亲全身浇成落汤鸡回来了——他没有穿雨衣!可父亲走时,明明穿着雨衣的。他一进大门,就大喊:“通知书我拿回来了,重点高中!班主任都说你不简单!”

母亲问:“雨衣呢?”

父亲从独轮车上拿出雨衣,一层层解开来,里面正是我的通知书!这样的雨天,父亲冒着大雨,却用雨衣把这一纸通知书保护得十分干燥!我难受得眼泪都流下来了,父亲却安慰我:“这点雨算啥?只要你们学习好就行了!知道吗,一个班就能出五六个重点,你就算一个啊!”

当我们渐渐长大时,家里条件慢慢好起来了,可是父亲依然辛劳着,不肯有半点空闲。

记得侄女四五岁时,大年三十,父亲一早贴上新春联,我们就赶紧整理卫生,母亲和嫂子忙着准备饭菜。结果,一转眼父亲不见了,侄女四处找爷爷。我们都认为父亲出去闲逛了,说:咱这从不会偷闲的爹,总算过年的时候闲一回。

等中午家家户户放鞭炮准备吃团圆饭时,父亲还没有回来。我们正着急,父亲背着一网包茅草从山上回来了——大年三十,他居然进山拾草去了。

我和妻子刚认识时,我们在县城大街上闲逛,在农业银行大门旁的一处阴凉地,看见父亲正躺在水泥地上午睡呢。其时,暑气正盛。我手指着父亲,对妻子说:“那就是我爹呢!”这样说着,我的眼泪几乎要掉下来。

这就是我的父亲,供着三个儿子上了大学,依然在奔波着、劳碌着。

妻子当时不知所措,想叫醒他,说:睡在这儿,对腰腿不好吧?我阻止了。这样的天,水泥台不会凉的,而父亲确实需要休息啊!再者,让父亲醒来,如何面对不曾见过面的儿子的女朋友?

我们悄没声地走了,妻子从此对父亲更加敬重了,她不止一次地对娘家人说:“我公公太不容易了……”

父亲慢慢年老了,可他还是隔三岔五出去收破烂,从不要我们的养老钱,说自己还能养活自己。

父亲最终放下收破烂的活计,大概是因为腿疼,走不了远路了。可是,他每年去北京弟弟家过一冬,第二年总是及时回来忙春。

每每春暖花开,父亲母亲就开始了一年的劳作。不久,我和哥哥就可以吃到他们种的蔬菜了。秋末,苹果还能卖两万余元。可这样的收获,却是父亲一瘸一拐硬撑着干出来的!

今年春天,哥哥砍了根拐杖给父亲,父亲执意不用,说:“拄上就成了铁拐李了!我还没老到那个时候!”

我想,父亲一定是还想以劳动证明自己能养活自己。要强的他,一定还不服老,不想拖累儿子们。每每想到此,我心里的滋味真是难以言表。

我那永远闲不住的父亲啊!

(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栖霞市作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孔昕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