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德州食品产业链代表企业分享产业升级密码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8-0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8月1日,德州市举行第二场“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记者见面会,重点聚焦食品加工产业链。

见面会上,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崔宸,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顺秀,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秀文分别分享了,在当前德州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下,三家企业作为食品产业链代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

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

在当前德州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下,德州扒鸡作为食品产业链代表,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双轮驱动,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具体为以下两方面:

一、科技创新:赋能传统工艺现代化

一是生产工艺智能化升级。对传统工艺精细化,将古法“七绝技艺”细化为26道生产工序,引入智能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同时引入先进氮气锁鲜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与口感,适应当代消费者饮食需求。

二是质量追溯体系构建。通过建立全链条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运用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从原料饲养、生产加工、物流运输到终端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透明化管控,提升了品牌信任度。

三是物流与供应链优化。通过完善冷链运输网络及实时温度监控系统,确保产品新鲜度。同时通过与顺丰等物流合作,实现全国城市产品送达。

二、产业链协同: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一是全产业链整合。德州扒鸡构建了“饲料加工—鸡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坚持创新引领、品牌拉动、市场拓展同步推进。与养殖户合作建立标准化养殖流程,通过“公司自养”及“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保障原料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创新数字化营销新业态。突破传统销售边界,打造"场景营销+内容营销"新模式,实现线上及线下融合发展。

未来,德州扒鸡将继续以“非遗技艺”为魂,以“科技创新”为翼,以“产业链协同”为脉,与全市企业一道,在传统产业升级的赛道上跑出“德州速度”,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德州答案”!

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

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始终坚持把产品品质放在首位,46年深耕大豆全产业链,已经形成“大豆育种—种植基地—加工制造—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在大豆育种方面,抢占生物技术高地。与舜丰生物朱健康院士团队进行战略合作,开展高油酸大豆等专用大豆品种的产业化示范,以“高产+高附加值”专用品种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

在B端加工制造方面,强化科技创新驱动。首创低温脱溶技术、高凝胶性蛋白制备工艺,自主研发低粕及蛋白加工设备,突破国产大豆深加工技术瓶颈,打破了国际巨头对大豆蛋白高端应用市场的垄断,推动国产大豆加工提质增效。

在副产物综合利用方面,深挖附加值增值潜力。秉承“吃干榨净”理念,突破大豆乳清蛋白提取纯化技术,开发出高活性β淀粉酶、胰蛋白酶抑制剂、“食品级”活性清洗剂等新型产品,国内外首次实现产业化示范,引领大豆深加工高值化利用。

在C端业务上,布局大健康产业。积极倡导"少吃肉蛋白,多吃豆蛋白"的健康理念。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建设2万吨植物蛋白肉系列食品透明工厂,研发并量产植物酱牛肉、植物牛肉干、手撕素肉等系列高品质植物蛋白肉新产品,加快植物蛋白肉的市场化和品牌化发展,正积极拓展“大豆-大健康”生态版图。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豆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既实现了大豆精深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大豆种植、物流运输、包装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未来,将继续推动大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强化自主创新。公司始终坚持“科技人才支撑,科研创新驱动”战略,组建近200人科研团队,包括68位硕士以上学历人才;1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1位全国劳模和5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先后建成福洋科研创新中心、上海新产品应用研发中心(首批德州人才飞地)两个创新平台,通过协同创新,重点攻关基因编辑、代谢工程、AI技术深度应用等合成生物技术。

二是强化引智创新。公司成立山东福洋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重点是强化产学研对接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吸收转化。目前,公司与国内十多个知名院所建立良好产学研合作关系,深层次合作20多位专家、教授,积极推动福洋公司及周边企业关键技术进步以及产品多元化开发、储备。

三是强化龙头带动。作为食品产业链链主企业,福洋生物通过技术咨询服务、产品应用服务、专家团授课等方式为链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公司积极在当地打造“淀粉精深加工”金字招牌,为平原县争取到“全国淀粉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称号,进一步提升了平原县在全国的影响力。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食品相关产业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先后参与承担30余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制定,对企业自身及上下游产业起到一个规范引领的作用。

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近年来公司先后参与4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课题。申请国家专利100余项。公司相关科研成果获得2项中国轻工联科学技术奖、10余项省市科技进步奖。依托创新实现了玉米的高效增值转化。在下游食品等相关领域,玉米价值实现几倍、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跳跃式增长,打造出了一条玉米精深加工的“黄金产业链”。同时,在产业关键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产品孵化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每年为公司及周边企业贡献产值30多亿元。

责任编辑:李梦晴

李梦晴

点亮火把,照亮真实!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